糖尿病的预防有两个方面的概念,即糖尿病的预防和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。对于后者,严格的糖尿病控制是唯一有效的途径。
糖尿病,特别是2型糖尿病已被证实是可以预防的。健康的生活方式,包括健康的饮食、运动等,可以减少糖尿病发生的风险。
糖尿病高危人群应当采取积极的糖尿病预防措施,减少糖尿病发生的风险。
一、成年人中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定义
成年人(>18岁)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情况,即属于糖尿病危险人群:
- 年龄≥40岁;
- 有糖调节受损史;
- 超重(BMI ≥24 kg/m2)或肥胖(BMI ≥28 kg/m2 )和(或)中心型肥胖(男性腰围≥90cm,女性腰围≥85cm);
- 静坐生活方式;
- 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;
- 有巨大儿(出生体重≥ 4 kg)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;
- 高血压;
- 血脂异常,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;
-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;
- 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;
-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;
-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(或)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。
- 糖调节异常:这是最重要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,每年有1.5%~10%的糖耐量减低患者进展为2型糖尿病。
二、儿童和青少年中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定义:
在儿童和青少年(≤18岁)中,超重或肥胖且合并下列任何一个危险因素者:
- 一级或二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;
- 存在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(如高血压、血脂异常);
- 母亲怀孕时有糖尿病史或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。
三、糖尿病筛查的年龄和频率
- 对于成年人的糖尿病高危人群,不论年龄大小,宜及早开始进行糖尿病筛查,
- 对于除年龄外无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,宜在年龄≥40岁时开始筛查。
-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糖尿病高危人群,宜从10岁开始,但青春期提前的个体则推荐从青春期开始。首次筛查结果正常者,宜每3年至少重复筛查一次。
- 在具备实验室条件的医疗机构中,宜对就诊和查体的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筛查。

四、糖尿病筛查的方法
空腹血糖检查是简单易行的糖尿病筛查方法,宜作为常规的筛查方法,但有漏诊的可能性。条件允许时,应尽可能行糖耐量试验(空腹血糖和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)。
五、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预防2型糖尿病
多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,糖耐量减低人群接受适当的生活方式干预可延迟或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。
糖尿病前期患者应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,并定期随访,给予社会心理支持,以确保患者的良好的生活方式能够长期坚持;定期检查血糖,同时密切关注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(如吸烟、高血压、血脂紊乱等),并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。
具体目标是:
- 使超重或肥胖者体重指数(BMI)达到或接近24kg/m2,或体重至少减少5% ~10%;
- 每日饮食总热量至少减少400~500千卡;
- 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%以下;
- 中等强度体力活动,至少保持在每周150分钟。
六、关于药物预防2型糖尿病
目前尚无充分的证据表明药物干预对预防2型糖尿病具有长期效益
资料来源:
中国糖尿病防治促进工程The Better Diabetes Care China Project
中国糖尿病防治网” (DiabetesChina.NET)